如今網絡購物已經非常普及,各種打折促銷也是商家營銷的重要手段。可是如果您遇到虛假促銷該怎么辦呢?是忍忍算了,還是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呢?日前,家住廣州的鄭先生在天貓超市購物時就遭到了虛假宣傳,他是如何維權的呢?
鄭先生今年7月8日要給孩子購買紙尿褲,于是他就打開了天貓超市尋找合適的產品,很快,他發現有一個商家準備搞促銷活動。“單箱價格189元,7月10日0:00開始團購活動,前5分鐘單箱39.9元,每人限購5箱”。
鄭先生及家人從9日晚熬夜到10日凌晨,卻發現“購物車”里的商品不能支付,團購開始時間也變為10日10:00。但10日10:00鄭先生再次打開天貓客戶端購買時,“前5分鐘單箱39.9元,每人限購5箱”的優惠沒有了。最終,鄭先生只得以189元的價格購買了一箱紙尿布。
客服說補償50塊錢天貓購物券,來這個了結此事。但是我心里覺得不是非常公平,對消費者不是非常公平。
互聯網法院:網上立案網上審理
9月28日,鄭先生看到媒體報道,廣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,可以在網上受理網絡購物糾紛的案件,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登陸了廣州互聯網法院的網站,起訴商家,索賠一元,并要求賠禮道歉。
鄭先生在網上提交了起訴狀后不久,案件就獲得了立案。20多天后,這起案件作為廣州互聯網法院揭牌后的第一起案件公開開庭審理。鄭先生也是在家里的電腦前參加了這次庭審。
最終經過法院的審理,法院認為商家的行為并不構成欺詐,但有違誠實信用原則,損害了鄭先生的信賴利益,判決賠償鄭先生一元,但賠禮道歉訴求未獲支持。
鄭先生告訴記者,通過這次訴訟,他體驗到了互聯網法院帶來的訴訟便利。
廣州市民 鄭先生:
說實話,如果讓我跑地方法院去立案,我可能真的下不了這個決心。第一個就是要花時間,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比較快,為一些小事情去花這個時間,大家肯定要算一下時間成本。第二個,就是可能還有其它方面的成本,比如說交通成本等。在網上的話,幾分鐘就把案件提交上去,然后互聯網法院也是非常快速地進行了立案。
自9月28日掛牌收案以來(截止至10月24日),廣州互聯網法院在線訴訟平臺訪問量約211.5萬次,注冊用戶5.5萬多人,收到立案申請1163件,涉案標的超2600萬元,其中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最多,網絡服務合同糾紛、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次之。
目前,我國已經成立了三家互聯網法院,分別位于北京、杭州、廣州,將專門審理涉互聯網案件。
廣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 侯向磊:
對當事人來說是隨時想立案都可以,因為我們的訴訟平臺一直是開放的。他隨時可以登錄我們的互聯網平臺進行立案,是24小時不打烊的。